(二) 5. 記者的箴言 (十之五 )

 

記者的箴言(十之五)

寫文筆用如舌,辭藻毫觸點睛

大匠誨人以規矩,衷心感激新閩日報三位大匠以規矩誨我:社長半生先生教我筆用

如舌,毫觸點睛;張總編輯開導「新聞竅門」,筆隨意走,辭不達必不為奇;翻譯泰斗吳

老先生訓勉翻譯必具「匠心獨妙」,以意為主,意不深必不為工。他們是我進入新聞媒體

筆耕墨耘的「開竅鼻祖」。

半生社長滿腹才學,漢英文學造詣俱博,走筆疾書漢英文章,毫翰如流;辭如珠玉圓,文像金石潤。著書無數,本本都是曠世逸作,書書四照玲瓏。著《出死入生》,在中國北京發行,洋洋灑灑,人手一冊,風行一時。

吳先生點明「文章工在精簡生動,筆氣活」,傳弦音於字外,寄箴言於字裏,字裏寓字,句中寓句,若隱若現,彈宮而宮應,擊角而角動,相與為工。一篇擊節短文,必須著人細細品味,彌品彌珍,情文相生,屈豔班香。

一句優美的辭藻,一篇神采飛揚長文,一幅精悍無比短簡,概容不下贅字、廢字、錯字、別字,這些必須刪除,想把文章寫好,必先做好翰墨細琢的工作。所以君子文必擇聖,遊必就士。

吳社長指出一篇文以載道的文章、行文用字、妥貼通順、章中「二字意同的單字不

可兼收並蓄,二句義同的單句不可疊床架屋」,一篇好文章不可畫蛇添足,貴在生動傳神

,以精闢的字句點明要旨,以優秀辭藻涵蓋句中。

社長這番苦心教誨,一片金玉良言,一句「重疊」諍語,都是化腐朽為神奇,文章經過他的修飾點化,宛如一剪梅花萬樣嬌,一修桃花百和香,筆錄活現,使我銘記在心,刻鏤於骨,永誌不忘。

張總編輯學養俱優,三次退我的手稿,羞人在形,雖逆耳於言,然順耳於行,像這種舉止,唯達者能受之。因他正確妥貼點化稿序顛倒的錯失,是非我而當,他是我的好老師。張總的誡言,我視為前鑑之驗,後事之師。

由於張總未誡而我已連聲唯唯,未使而我已俯首諾諾,一味附和,相映成趣。如此相待,他樂於呼谷有回響,我喜於和樂又孺慕。我們初時交情淺淡,後來言談很深,屬於交疏吐誠。

編輯一般都是善於修飾記者手稿字句,措辭用字嚴謹不亞,文思敏捷,下筆千言,揮毫成篇,文采耀目,不可名狀。張總一貫謙卑自牧,安之若素。內心剛強,原則不移,外表柔和,不計小事。

張先生分析「新聞」意涵:「由從未听過新鮮消息往前倒寫到底」,寫至起點;辭典注釋:「社會最近發生新事件」,意同字異。張總指出的是記者手寫新聞稿文的次序,辭典注釋的是「新聞」二字的注解,殊途而同歸,百慮而一致,同門而同戶。

在一個私人場合,張總說一篇令人擊節讚嘆新聞稿件,不論一字數字,一句數句,凡章中的重要字句必須置於扼要篇中,精煉句裏,雖屬片言,亦應立於居要,做到沒有浮文贅字,沒有冗詞廢字,達到一字一珠,一句一玉,行文用字妥貼通順,是寫文章起碼要求,不在於筆耕年限的長短,在於墨耘文藻雅麗通達,不是煮字療饑。

他慨嘆記者下筆存乎一心,文稿優劣不一,憑空捏造劣稿,驢鳴狗吠,章棘句,舞辭弄札,飾非文過,這類記者最為煩人,誇大得不守分寸,飾非得違背事實,貂不足,狗尾續,叫人啼笑皆非,罪在狗吠非其主也,一篇文稿的虛實好壞,都有立竿見影,呼谷傳響的效果。

文章中有句可以削減的,足以說明句中有贅句,不夠精緻;句中有單字可以減少的

,足以表明句中有無用廢字,可無的贅字,說明文章不雅。寫文如能做到「句無可削」,「字不得減」,以簡要筆墨概括文中豐富內容,以小見大,以少總多,是篇琦文瑰句,騰

蛟起鳳的文章。

Hits: 25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