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十一) 18. 為 文 人 穿 針 引 線
為文人穿針引線 林鼎安 我總是在想,他的生意那麼忙,常跑海峽兩岸,再說年事也高了,卻為什麼還要 三番兩次地邀請尤其是文人、作家、記者、編輯‧‧‧‧同有關不同身份的人座談、 交流?別說過去的幾年,單是今年中秋節到聖誕,就已有三、四回了。莫說要“破費”, 那精力那時間,一個個的電話通知,一個個的落實,他是位過了古稀之年的人呀,誰 聽了不被感動? 究竟這是為什麼?他圖的是什麼?他總是笑著說:沒什麼,大家高高興興舉聚一 聚,這是“緣份啊! 也許有人只說他“好交朋友”慷慨;也許有人要說他是記者出身,他的長文《我 的記者生涯》曾一度在《世界日報》、《商報》、《聯合日報》等報刊連載,引起熱議, 他有著濃濃的文化情結‧‧‧‧ 大多人設宴請客,除了“慶典”、喜事一類的“賓客盈門”,平時聚餐的都是些 朋友;可他邀請卻大都是素味平生的文人。 筆者覺得,他是在提供機會,為文人們“穿針引線”,不但讓文人彼此之間進一 步認識,還讓文化圈內外的人互相認識。 十二月二十一日,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,又一個座談會在海邊的一家餐廳舉行了,出席者有德高望重的教育家,有華文報館的領導人,有作家、記者,還有來自美國的 兩位老華人華僑等等。 望著窗外起起落落翻飛的海鷗,筆者忽覺得這些白色的大自然的精靈,在廣漠的 大海上上下穿梭,它們似乎在繁忙地編織著友誼和陽光,編輯著溫情和希望。 它們也為天、地、人和能容納百川的大海穿針引線。 窗外侃侃而談,就台灣局勢、就中美關係‧‧‧‧各抒己見,坦然、和諧、真誠、沒有高談闊論、沒有財大氣粗,更沒有虛假造作。 筆者望一望主人,主人只是微笑著。我忽而想起一個諺語俄羅斯:“讀不讀陀思 妥拓耶夫斯基的人,從臉上能看得出來。”意思當然不是指一定要“讀陀”,而是說 讀過古典作品的、聽古典音樂的,不說假話的人,相貌有清氣;真誠的、愛大自然有 大愛的人,面有和氣。 我看到主人的清氣和和氣。 他是生意人、事業成功,但不像有的人鄙視文人;他也是文人,但不“相輕”; 他應該頥養天年了,卻像美麗的海鷗那樣上下午穿梭,為菲華文人拓展視野,開擴創 作領域。 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”更難能可貴的是,他還在筆耕不輟。他知道文章的威力 ,知道文化的重要性,才不使菲華文化成“沙漠”。每次聚會,他給每個出席者“帶手”的是比山珍海味還貴重的“文集”、自編的小文集,有他自己的新作,也有友人的好 作品。 他叫洪元殊,筆名洪文,一位為繁榮菲華文化默默奉獻的人。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