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釋《禽獸知母不知父》文中古典古諺
兩足而羽謂之禽,四足有毛謂之獸﹝一﹞
董筆
洪文先生的《禽獸知母不知父》典故諺語,包羅萬象,上至帝王用心之奧,下至初
學入德之門,內容豐富,應有盡有,尤其善惡比對,更引人入勝,耀然目下,盡收眼底
,多采多姿,喻指生活富於變化,高深莫測。
由於一群初學讀者表示對內中文句不能全部領會,心融神悟,屢念茍非心會意契,明釋明說,誠無益於讀,我乃以蚍蜉撼樹的精神,選解文中數則古典古諺分享。釋解難
免會有漏掉或有出入不全, 亦請洪先生不吝修正。
【秦庭之哭】指楚國大夫申包胥奔秦國乞師救楚。春秋時代,吳國由丞相伍子胥率
兵攻打楚國,五戰入郢; 郢是楚國首都, 今湖北省江陵縣之紀南城。 申包胥赴秦國求
救楚國,倚立秦殿庭院號哭七日七亱,不進飲食。 秦哀公深為感動,憐其赤膽寸心,愛
國情節至死如丹,即出兵救楚成功。後謂向他處乞人救援為【秦庭之哭】。
【包胥之福】包胥姓公孫,被封於申地,故號申包胥,與五子胥友好,堪稱莫逆之交。伍子胥以父兄被楚王殺害,懷恨在心而逃奔吳國, 臨逃謂包胥說:「我必报復楚國」, 包胥答說;「你能復之, 我一定能興之」,兩人由此結冤。 伍子胥陷楚入郢,掘楚平王墓, 鞭屍三百。 包胥見此危急赴秦國求救成功,故謂【包胥之福】。反映博
士母求女寄養失敗。因此沒有【包胥之福】。
【禽獸】飛禽走獸的總稱,亦即禽與獸,喻不是人。無父無君是禽獸,類禽獸行,
不尚倫常。
【禽】兩足而羽謂之禽,鳥類總稱,鸚鵡能言,也是飛禽。不因能言而改變其族類.
【獸】四足有毛為之獸,獸類總稱,在野自生是也。猩猩能言,亦不離獸。
【畜】被人飼養為之畜,不分二足有羽或四足而毛統稱為畜。
【禽獸知母不知父】禽獸祇知道生身之母,不知道生身之父,畜與禽獸雖同一族類
,但不同行為。一為飼養,另為野生。 蓋禽獸族類淫亂,不合人倫行為,不管偏街僻
巷,到處隨便苟合。 事畢風流雲散,雌雄各行其事,牡走陽關道,牝行獨木橋,從此
陌生如路人,一別如雨,故謂之【禽獸知母不知父】。
【狗豬不食其餘】比喻其人極端可鄙,至死執迷不悟。形容人心田惡毒盡,積習地下深,連狗豬也不食他吃剩的東西,狗豬都不如。
【骨朽人間罵未銷】言人死亡已久,其肉已經腐爛,剩下白骨,人間的罵聲仍然不絕於耳,遣責罪大惡極之人。醒世規戒箴言。
【鹿死不擇音】鹿將死亡不選擇蔭蔽地方,到處隨緣而亡,不像狐狸將死,頭必向牠出生的山丘;不似生長在南方鳥類必擇朝南面樹枝築巢。喻人面臨絕境,無所不止,只能涉險。“音”是休蔭之處。
【鳳凰窩裡出烏鴉】指優中出劣,靈芝堆上變糞土。鳳凰主祥瑞的鳥,俗稱鳥中之王;雄的叫鳳,雌的為凰。 烏鴉分為二類;毛純黑色而反哺者,稱為慈烏,不純黑色
而腹下白色而不反哺者謂之鴉烏。 直斥博士女兒讀書很多,學富五車,鳥王巢中本該
生鳳或凰,不料生出烏鴉,諷博士女不守孝道。
【不反哺】不將口中以牙咬碎的食物,用口餵食老弱的父母,不回報父母的恩德,亦謂不守倫常。鴉烏猶如燕子,忘恩負義,忘了燕母日日喃喃教語言,天天一一刷毛衣。 一旦身成羽豐,舉趐四散飛,從此一去不復返。慈烏啄取蟲食,啣在嘴裡以口餵
母叫做“慈烏反哺”,屬鴉烏不反哺的反義辭彙。
【誰說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】“桑榆”指晚暮,夕陽西下,“霞”形容傍晚日落景象。比喻老人晚年時光,進取精神猶在,志在四方,讚揚晚年老當益壯。
句釋:不要說日薄西山,天時已晚,夕陽餘光尚映紅一片天空,霞光還留桑榆樹梢上。用以說明怎能因白髮如雪而改變青雲之志,虎老雄心在,志在千里,勸勉言詞。相
反名句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”。此喻老人壯志雖在,惜已衰弱,心有餘力不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