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七) 1. 三 長 兩 短

三長兩短(二之一)

古代「三長兩短」說棺材,今日「三長兩短」話災禍

參加多次祭奠儀式與弔唁,常常听見弔喪者引喻失義,不能準確地把原義表達出來;把「棺材」、「柩」張冠李戴,混淆顛倒錯用,設若一再以訛傳訛,將構成讓人誤解。

      自古迄今,中國窮巷僻壤的鄉下老人、非常忌諱「三長兩短」這個詞句,怕惹霉氣。其意指凶兆,災禍或死亡。

上古「三長兩短」指棺材,裝屍體的工具,但未有棺材蓋,亦未棺殮

,由三條長木板,兩塊短木板製成一個形似匣子,製作細緻,精益求精。古

今達官貴人過世,選擇棺木十分講究。由十三年輪的杉木精工細作而成,祈

求吉利。

以棺殮屍曰入殮;把死屍裝入棺材中,再蓋上棺蓋釘封。這時不叫棺材,改稱「柩」。棺材三寸,足以朽體。三寸是形容詞,虛數。屍裝在棺中,棺材木製,木土相剋相生,非常柔和,過世者能夠長眠安適。

      鄉下人或佛教徒諱言「棺」字,改稱為「材」,意指避兇趨吉,後人把二字一連叫做「棺材」。

      棺殮前叫「棺材」,棺殮後稱「柩」。「柩」是有棺材蓋,如此就不是三長兩短而是四長兩短。俗說蓋棺論定,不蓋之棺怎能下土?所以棺材要蓋好,才能論定。

      古時風俗棺木使用皮帶從底至蓋一起梱合,橫向木板長梱三道,縱向木板短梱兩道,因此「三長兩短」的成語即源於此,後人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     昔棺木不用釘子,為固棺蓋,便用四寸鐵釘打釘於棺蓋四角。從此梱棺材的皮條也就被淘汰,但這「三長兩短」詞語卻一直流傳至今。

      現在火葬流行,棺材偶爾亦有租借。棺木今後也會逐漸淡沒。到那時候專注災禍凶兆的「三長兩短」由來,恐怕乏人知道。

「三長兩短」今指意外事故;災難或死亡,沒有昔日處處忌諱,如逃避瘟疫一樣。

「棺櫝」這個名詞是常見罕聞,沒有棺材如雷貫耳的風行。「棺櫝」

用薄版木材製成的小棺、製作草率、粗製濫造、極不精緻。專用於埋葬孤獨

無近親者;赤貧如洗者;或罪未分判的囚人而在獄致死,公給衣衾棺櫝埋之

,以免露曝。贈送棺櫝在今日社會屬司空見慣,祇是「棺櫝」二字比較少聞。

      慈善機構、政府民事機關、地方善事組織、宗教團體,一般都備有棺櫝。隨時贈送家徒壁立,簞食瓢飲者急用。

      在一個祭奠場合中,一位喜歡炫耀才華的華僑,代表喪家致詞,先自謙「才淺」,後竟在群賢雲集的祭典場中,引用成語「鶴立雞群」自比,標榜自已,其實酒囊飯袋,強不知以為知,鬧出大笑話,他還竊竊自滿得意。

      不知典源諺根,最好緩用成語典故,避免貽笑大方。

Hits: 2559